埃及大金字塔,高146公尺,其四面底邊長分別為230公尺,佔地52900平方公尺,共用了230萬塊石材。早在希臘羅馬時代,人們就將世界上的偉大建築,選出七項最為人稱頌的。然而歲月悠悠,被稱作世界七大奇蹟的建築物,幾乎已消失殆盡,獨有埃及大金字塔屹立不搖,見證著當時文明的輝煌。
歲月悠悠,聳立於埃及的大金字塔見證了當時人類文明的輝煌
一般認為大金字塔建成於西元前二千多年的第四王朝,由胡夫王所建。但是由於史料的缺乏,後代史學家們透過傳說,以及相關線索才得出這項推論。關於這麼龐大的工程如何建成?不可思議的智慧來自何人?以及為了什麼目的而造的等等謎團卻始終沒有解開。
並非法老的王墓?
史學家們一般認為金字塔與法老的墓葬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金字塔貯存著一種奇異的「能」,能使屍體迅速脫水,加速「木乃伊化」。然而,在西元八二○年,開羅回教總督阿爾瑪門(Caliph Al-Ma'mun)率領人馬,首度挖出通道進入大金字塔,看到的景象卻是非常樸素的房間,連一件陪葬品、珠寶、雕像都沒有,甚至連碎片都找不到。被命名為「王殿」的房間裡只有一口空空的、沒有蓋子的箱狀石盒。牆壁也是光禿禿一片,毫無裝飾文字。
史學家們對這個首次進入大金字塔的事蹟作出「遭到盜墓」的結論。然而,有學者認為盜墓者想從其他通道口進入大金字塔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假使真的有盜墓者,也不可能偷到一個碎片都不剩,更不可能將牆上描述法老的紀念文字全數抹淨。而埃及人為了紀念與稱頌法老王,向來將王墓內部裝飾的極為華麗,並擺設豐富的陪葬品。相比之下,大金字塔內部空間的樸素,不禁讓人懷疑建造它的目的,並不是做為胡夫法老王的墳墓?
建築物的數字展現驚人的精確度 埃及大金字塔入口一景,由幾百萬塊巨石建成的精準建築,是現代人眼中的奇蹟。(圖片提供:Tehuti Research Foundation) 圖片來源 : httpwww.jmundyphotography.comegyptpagesGiza%20Great%20pyramid.htm
一八八○年代末,現代建築學之父威廉弗林德斯‧皮特裡指出大金字塔最驚人之處在於其方位上。因為其各個稜線都極為正確地面向東南西北,各方位的誤差也都在五分(一分是一度的六十分之一)以內。這不但是非常精確的觀測技術,更令人驚奇的是建造者竟然能在這樣龐大的建築物上保持超高的精確度。
其水平度的正確度也令人震撼。因為其誤差僅1.5英寸(約3.8公分),即使是現代的建築也難以媲美。科學家推測要造出大金字塔這樣高技術的水準至少要經歷數千年的進化,然而翻遍埃及歷史,卻找不到這類技術發展的記錄。
非凡的技術與巨人般的智慧
大金字塔的力學構造極其巧妙。它並不是將二百多萬個石頭直接堆砌成錐型。若構造如此單純的話,只要其中的一部分崩潰,就會因為過於笨重,而全數崩壞。支撐大金字塔的,是類似樹木年輪的構造,也就是由稱為扶壁的硬體構造和填塞其空隙的填石層所組合成的。這種構造使得大金字塔在十三世紀時的一次大地震中,只有少部份的外側石塊崩落,整體結構絲毫不受影響。然而其他不論是第三王朝金字塔或第五、第六王朝所建的金字塔相比之下結構相當粗糙,甚至許多已經完全崩壞。
再者,如何從地面到一百多公尺的高空中,將二百三十~二百六十萬塊,每塊平均重達2.5噸(2500公斤)的大石頭始終都擺在絕對精密的位置上是最令人難以理解的。埃及學者們前後推測了三十種以上建造的方法。然而攀爬過大金字塔的學者漢卡克(Graham Hancock)卻認為依照目前假設的建造方法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他說:「在此顛顛巍巍之處,一面需保持身體平衡,一面又得將一塊一塊至少有現代自用小汽車兩倍重的石塊,從下面搬上來,運到正確的地方,對準位置,當時這些石工的心中不知所思何如。」大金字塔建築時所用的巨大石塊,配合超高精密的測量、準確的建造技術,以現在推測的建造方式進行,無疑是工人與現場管理者的惡夢。以大金字塔展現的智慧來看,漢卡克推測古代的建築者的建造方式或許超乎了我們的想像。有「現代古埃及學之父」之稱的法蘭西斯‧強波林(Jean-Francois Champollion)就形容這些古代建築家︰「他們的想法有若身長一百英尺的巨人一樣高人一等。」
由於傳統觀點存在著許多疑點,加上史料難尋,現代科學家運用地質學、古氣候學等方法研究基沙高原上的古蹟,提出了挑戰性的史前文明一說。
史前文明的推測
獅身人面像也是學者們研究的重點。它高20公尺,全長73公尺,被認為是第四王朝的法老王卡夫拉所建。但近來科學家從獅身人面像表面的侵蝕痕跡推測它的建成年代很可能更早,估計在公元前一萬年以前。
數學家史瓦勒‧魯比茲在《神聖的科學》(Sacred Science)談到,獅身人面像的獅身部分很明顯有被水侵蝕的痕跡,他推測是公元前一萬一千年的一場大洪水和連綿大雨而造成的。
學者約翰‧魏斯特認同上述說法,並否定了風沙侵蝕之說。因為如果是風的侵蝕,那同一時代的其他石灰岩建築物也應有同樣程度的侵蝕,然而我們卻發現留下的其他建築物中沒有一塊像獅身人面像那樣嚴重的侵蝕。
波士頓大學地質學教授、岩石侵蝕方面的專家羅伯特‧修奇也贊同魏斯特的觀點,並指出獅身人面像所遭受的侵蝕,有的地方深達2公尺左右,使得外觀看來蜿蜒彎曲,好像波浪一般,很明顯是經過數千年激烈的風吹雨打後造成的痕跡。
從獅身人面像表面的侵蝕痕跡,學者推測它的建成年代很可能比目前的推測更早,起碼在公元前一萬年以前。
魏斯特還指出從公元前三千年以來,基沙高原一直沒有足夠的雨水造成獅身人面像的侵蝕痕跡,而必須追溯到公元前一萬年才有能造成這樣大規模侵蝕痕跡的壞天氣。因此他推測,獅身人面像必須在這個年代範圍以前所建。連同大金字塔這樣規模宏大而複雜的工程,很可能是一個更早、更偉大、比古埃及古老,我們還不知道的文明留下來的遺產,而被埃及人所繼承。
然而,魏斯特等人提出的新看法引起了主流埃及學人士的反彈,因為他們不願意相信在一萬年以前,地球上可能出現比現代人更成熟的人。埃及古蹟會基沙金字塔的總監扎希.哈瓦斯博士突然中止了這支獅身人面像小組的研究,並批評此研究是非科學性的。但當魏斯特將收集的資料發表於美國地質學會的一次會議時,受到了許多地質學家的鼓勵。雖然「史前文明」這個觀點長久以來受到忽略,但越來越多的科學家敢於面對事實,捍衛現階段看起來「獨創」的論點,繼續研究,相信這樣的轉變將有助於人類解開大金字塔這千古之謎!
金字塔能
在全世界研究金字塔的浪潮中,真是一謎未解,一謎又起。被它吸引的人也日益增加。幾十年前,忽然又冒出一項所謂“新發現”,在西方接連出版了幾十本洋洋灑灑的專著,上百篇的論文,成千上萬人在試驗、探討,它的勢頭正方興未艾。這項“新發現”就是蜚聲歐美各國的“金字塔能”。它說的是金字塔形的構造物,其內部產生著一種無形的、特殊的能量,故稱之為“金宇塔能”。
原捷克斯洛伐克的一名無線電技師,放射學專家卡爾,於1940年開始親自用食品花朵和動物屍體進行試驗。德鮑爾用三毫米厚的馬糞紙,按胡夫金字塔的比例,做了幾個30釐米高的模型,進行第一次實驗。結果他驚訝地發現,放在模型內的牛肉、羊肉、雞蛋、花朵、死青蛙、壁虎等果然變於而不腐。
有的科學家認為:金字塔的結構是一個較好的微波諧振腔體,微波能量的加熱效應可以殺菌,並且使屍體脫水,而在這個腔體中,可以充分發揮微波的作用,可是,4000年前的法老,怎麼知道利用微波呢?有的科學家認為:任何建築物都可以根據它們的外部形狀而吸收不同的宇宙波,金字塔內的花岡岩石具有蓄電池的作用,它吸收各種宇宙波並加以儲存,而金字塔內所產生的那種超自然力量的能,正是宇宙波作用的結果,但是4000年前的法老,怎麼能認識宇宙波,並且發現宇宙波與石質的關係呢? 這仍然是一個謎。
你可以依照比例複製一個小型的金字塔模型,再將食物放置入內,幾周後食物便完全脫水,而且沒有腐敗現象。不仿做試驗看看啊!(規格:高:20cm;斜邊:30cm;底邊:31.6cm;注意斜邊與地面的角度保持52度,材料要透明,方便觀察內部狀況。注意:試驗時要將金字塔模型對正南北方位)
資料來源 : 揭開史前文明的面紗
哇 不可思議ㄋㄟ 真的好酷ㄛ
回覆刪除謝謝你的這篇文章 讓我更了解金字塔ㄛ